JNH金年会Polkadot突遭安全漏洞,流失高达5.9万美元

  【原创】台湾不回归就彻底埋葬美元霸权

  美日要把缅甸变成另一个韩国,作为中南半岛军事同盟国,右连印度,左连越南,把中国南下印度洋和中南半岛通道完全堵死,这是金年会中国官方网站特朗普重新振兴美国战略所决定的。

  第一、重新振兴美国需要资金。缅甸在中国、印度和东盟中心位置,中国、印度和东盟是全球发展最快地区,全球投资的资金都在这里,只要在缅甸发动大规模战争,中国、印度和东盟都会被卷入其中,首先介入的是中国,中国只要介入印度为了防止中国肯定也介入,最后东盟各国不得不在美日、中国和印度之间占队,这样一来,在中国、印度和东盟投资的资金都会去美国避险,因为,特朗普分裂了欧盟,牺牲了德国,欧洲出现了恐慌,中东战火不断,加上《美防长首访东北亚,给韩日下达战争动员令!》要在东北亚用武力打击朝鲜,世界上能够吸引资金的地方都造到了特朗普的打击,全球所有的资金都会去美国避险,这样特朗普重新振兴美国的战略就能够实现。

  第二、特朗普振兴美国的目的就是要继续阻止中国崛起和称霸世界。现在,全世界都知道只有中国能够结束美国世界霸主的位置,对美国来说阻止中国崛起和称霸世界是一个意思。如果,中国通过缅甸打通了印度洋的通道,印度和越南绝对不可能加入美日围堵中国,想阻止中国崛起是不可能的。美日只能在帮助缅甸彻底消灭缅北武装,统一缅甸过程中全面掌握控制缅甸,然后把缅甸变成美日的军事同盟,加上新加坡和日本就彻底把中国锁在大陆上,这样印度和越南就会加入美日围堵中国,中国要想实现崛起就很困难了。如果,在消灭缅北武装过程中,中国介入阻止,那印度也会介入缅甸事务,并且,直接派军队支持美国和日本,东盟各国就会在中国、美日和印度后面站队,第三次世界大战就有可能在缅甸爆发,就会在中南半岛重演朝鲜半岛“抗美援朝”的一幕,然后,美国在南部缅甸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右边连接印度,左边连接越南,后面连接新加坡,前面是台湾、韩国和日本,把中国各条通道都堵住,死死困在大陆上,美日这个战略确实很厉害。

  【原创】中国人领导世界的经济制度

  第三、只有让缅甸打仗,创造武器销售市场,日本才能发展军事工业,实现军国主义目标,这和当年美日发动朝鲜战争一个套路,日本就是在那一场战争中发展起来的,这一次想在缅甸战争中实现军国主义目标。2016年11月4日,安倍在接见昂山素季的时候,直接承诺将在5年内援助缅甸8000亿日元。当时看到这个数字,真的是惊呆了。这是一个什么概念?8000亿日元,相当于80亿美元,平均每年就是16亿美元。要知道,2015年缅甸的国防预算才不到2.今年会集团官方网站61万亿缅元,大概不到25亿美元。安倍这可是大手笔啊,相当于承包下了人家近4年的国防预算。缅甸要用这笔钱购买日本的武器,实现日本发展军事工业和军国主义目标。

  第四、缅军总司令敏莱昂需要把消灭缅北武装作为成绩,为自己做总统铺路。以敏莱昂为首的军事集团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民众支持度,在不掌握政权的情况下,只有在缅北军事上取得突破才能获得更多政治资源,如此敏莱昂就需要北进,在战场上获得政治资本,为自己做总统铺路,这与美国和日本的国家战略完全吻合,因此,敏莱昂与美日一拍即合,打。昂山素季的靠山是美日,敏莱昂是国内缅军总司令,昂山素季在敏莱昂与美日面前只能乖乖听话,而且,日本承诺在帮助敏莱昂消灭缅北武装以后,缅甸只要与美国建立军事同盟,日本就出钱出技术,帮助缅甸发展,把缅甸发展的像韩国一样,在这种诱惑面前敏莱昂和昂山素季就上了特朗普和安倍的战车。

  由于以上四方面原因,目前,缅北战局已经出现了重大变化,缅军开始转守为攻,多路出击,主动攻击联军(包括克钦军、果敢同盟军、若开军、德昂解放军在内的全面进攻)。从目前的战场态势来看,缅甸政府军已经在全局上占据了主动地位,处于主动进攻态势,并在一些局部地区取得了优势,目前这种优势正在扩大,有可能从局部优势转化为全面优势。

  世统派智库认为,无论是朝鲜半岛,还是缅甸,这两个地方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特殊的战略优先意义。我们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军事问题。我在年前就说《中国对缅甸应该启动苏丹模式,向缅北派10万维和部队》,现在,我还是要说,中国应该马上派10军队进入缅甸,等到美国和日本大部队进入缅甸就晚了,到时缅甸就会真正成了又一个韩国,中国军队要快,并且,要把核武器拿出来,让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家军队都不敢踏入缅甸半步,阻止世界大战的爆发。

  【原创】中国人领导世界的经济制度

  勐古战役失利,战场攻守异势

  去年10月初,我们根据多方渠道探知,缅军正在缅北前线大规模集结兵力,有可能发动一场大战,所以我们立即通过公众号提出预警。仅仅一个半月后,也就是11月20日,战争就全面爆发。

  就在我们发布缅北即将大战的预警信息同时,同盟军突然在勐古发现有来自美国西点军校的教官正在前线秘密训练缅军。情况严重,形势严峻,所以四家武装(克钦独立军、果敢同盟军、若开军、德昂解放军)决定联手,抢先发动勐古战役,争取战场主动权。

  整个战役企图就是:(1)控制木姐口岸,切断缅甸腊戌与瑞丽的交通线,打击缅甸对华贸易线,控制并打通与中国的经济贸易通道;(2)争取将五家(加上佤邦)根据地连接成片,互为犄角,互为支撑。

  战役开始进展较为顺利,但后来出现较大困难,最后多次强攻不下,不得不撤退。缅军借机转守为攻,兵分多路,向联军发起连续主动攻击。第一次勐古战役就这样以失利结束。

  关于第一次勐古战役的得与失,我利用春节休息时间,查询资料,咨询专家,希望通过反思和总结,能为国内专家们和军事爱好者们提供一个比较客观比较真实的缅北战况。

  首先,我们来说说勐古战役的所得之处和可取之处。仅从军事角度上看,我们认为:

  (1)联军组织和发起勐古战役是一场非常高明的战役策划。其战役目标非常明确,战略意义重大。木姐口岸是中缅第一大口岸,基本上占中缅贸易的70%,战役一旦成功,不但可以沉重打击缅甸的贸易线,削弱缅甸经济实力,而且自己可以掌控瑞丽到腊戌的交通线和贸易线,经济实力必然大增。其次如果勐古到手,五家根据地就可以连接成片,互为支撑,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被缅军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战略态势。

  (2)面对缅军大兵压境,联军决定抢先发动进攻,攻其所必救,争取战场主动,战争时机是把握得非常的好。

  (3)虽然佤邦没有参加,但四家联手,为了同一个战役目标,统一协同作战,本身就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为未来的缅北战事开辟了新的思路。

  【原创】中国“三农”经济发展模式

  其次,我们再来重点说说勐古战役失利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没有制空权。联军以山地步兵为主,一直没有组建空军,完全丧失制空权。特别糟糕的是,不但没有空军,而且还严重缺乏最起码的最简单的单兵防空武器,在战场上就只有被动挨打,任由缅军狂轰滥炸。我们认为这是本次战役失利的最根本原因。如果联军短时间内还无法改变这个局面,未来将更加难以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2、攻坚火力严重不足。受地形限制,联军无法投入火炮,攻坚火力严重不足,既无法实现火力覆盖,也无法精确打击。虽然联军在人数占有绝对优势,但缅军占据地利,而且据点坚固,弹药充足,联军仅仅依靠单兵火力攻坚,效果非常有限。关于山地攻坚战,我和原老山主攻营营长臧雷曾在交流中有过共识,那就是高地攻坚,大炮优先。

  3、外籍雇佣军。这是缅北战场出现的一个新情况,也是美日国家战略是必然结果,必须引起重视。现在的缅军不但得到了来自日本和美国军事教官的培训,而且最近又在前线出现了大批的俄罗斯雇佣军直接参战。这帮人不但作战经验丰富,而且携带有高技术装备,可以帮助缅军极大提高作战效率。根据一些资料显示,这次缅军作战使用了欧洲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其作战精度和作战效率明显大幅提高。

  4、盲目乐观,对缅军战术改变的认识严重不足。开战之初,因为占有兵力上的优势,不但在联军内部,就是在国内,也都充满了盲目乐观的情绪,对缅军可能调整战术大量使用空军的情况严重估计不足,部队缺乏最基本的防空;同时对在美日支持下大量外籍雇佣军的介入严重估计不足。在很多人的心里,不但是联军内部,还是国内军事专家,竟然还是一如既往的认为缅军仍然就是过去那种一打就散的叫花子部队。说实话,最近几年,我们在研究缅甸时见过的每一个专家,无论是来自军队还是来自地方,说得最多的就是缅军就是叫花子部队,一打就散。这让我们很无语。因为我们从历史上得知,没有饭吃的人其实最有战斗力。财主拿到一把枪,最多用来看家护院;叫花子拿到一把枪,那就敢把皇帝拉下马!

  勐古战役的失利让我心情很沉重。战役背后的那些不曾曝光的内幕更是让我彻夜难眠!做为一个智库研究者,我深深知道,我们的责任不只是为了总结,而是要做出预判。

  因为我们多次说过,对当前中国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看不到危险!

  【原创】中国金融崛起路线图

  美日介入越来越深,局势越来越复杂

Polkadot突遭安全漏洞,流失高达5.9万美元

  一直以来,我们在研究缅甸的过程中一直非常重视美日在缅甸的活动。因为,美日要把缅甸变成另一个韩国,作为中南半岛军事同盟国,右连印度,左连越南,把中国南下印度洋和中南半岛通道完全堵死,这是特朗普重新振兴美国战略所决定的。

  在这里,我们只想举几个例子,来说明美国和日本在缅甸的战事中介入有多深,而这么多年来,我们却一直漠不关心。

  2003年,美国为了监控我西南战略方向,秘密派遣三角洲特种部队,企图在缅甸建设雷达站,后被我成都军区特种大队击退。这就是网络上著名的我军大战美国特种部队事件。

  2012年,两名缅军越界追杀我边民,手段极其残忍,不但肠子被掏出来剪断,而且还故意在尸体周围布满地雷,企图炸死我接应人员。

  2015年,南天门战役中,面对同盟军的围堵,5名日本特工为了掩盖其真实身份,看到突围无望,最后竟然选择了跳崖自杀。后同盟军在崖下找到尸体,经仔细辨认最后确认为日本军事顾问。

  2015年,我国在南伞口岸成功捕获日本间谍一名。

  2016年,同盟军发现美国西点军校教官在勐古前线培训缅军。

  2016年,来自美国、日本和俄罗斯的外籍雇佣军携带高技术装备开始大量涌入缅北。

  2016年6月7日,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会见昂山素季,公开承诺为缅甸军队提供援助。

  2016年11月4日,安倍会见昂山素季,承诺在5年内为缅甸提供8000亿日元援助。

  重重黑幕,让人触目惊心,不一而足。我们认为,随着美国和日本在缅甸介入越来越深,缅甸局势将会越来越复杂,如果不早做预案,很快就会到达一个临界点而爆发,最后一发而不可收拾。

  多年来,我国与缅军政府关系一直保持较好。但最近几年,两国关系如同朝鲜一般,越来越难以把控。这虽然与现任缅军总司令敏莱昂有莫大关系,与他儿子在作战中被克钦独立军打死有关,但是,更重要的是美日要把缅甸变成另一个韩国,作为中南半岛军事同盟国,右连印度,左连越南,把中国南下印度洋和中南半岛通道完全堵死。

  做为军事强人,敏莱昂上台以来与美日合流,多次诉诸武力,对缅北民地武装采取军事高压政策,而且大量聘请美日军事教官,面向西方寻求高技术装备。2015年2月,因为作战失利,敏莱昂公开指责中国,污蔑说有中国军事专家和退伍军人加入同盟军与缅军作战。最后恼羞成怒的敏莱昂竟然一声令下,一次性就血腥屠杀了400多同盟军俘虏,估计这道血腥命令也与他的日本军事顾问有关。日本人的双手再次沾满了我同胞的鲜血。

【原创】三十四条亚欧非高铁丝路经济带形成亚欧大陆经济圈

  外籍雇佣军开始大量涌入

  敏莱昂上台以来,在军事策略上已经有了显著改变。2015年南天门战役失败以后,他改造缅军提高缅军战力的步伐越来越大,越来越危及到我国的战略利益。

  1、大量聘请美日军事教官,强化培训,力求从根本上改变缅军的叫花子部队形象。

  2、面向西方寻求高技术装备,在作战中越来越多的使用空军和其他技术装备,提高了作战效率。

  3、依靠日本提供的资金支持,开始大规模招募外籍雇佣军,希望在短时间内改变缅军的战斗力。

  4、在军事上,战场手段越来越残忍,不但大规模屠杀俘虏;而且还在战场上使用温压炸弹。春节期间在与同盟军的作战中,竟然开始使用毒气弹。

  5、在政治上,与我越来越背道而驰,口蜜腹剑,表面上与我言好,承诺缅北和平,并且多次利用和平会议,对我进行敲诈;背地里却是不顾一切向美日等国寻求军事援助,对缅北民地武装赶尽杀绝。

  这次联军在勐古战役的失利,必然更大的刺激敏莱昂的野心,让他越来越迷信和信任美日军事教官,在战争的深渊越走越远。现在随着外籍雇佣军的大量涌入,从而影响甚至动摇我西南战略安全防线。

  【原创】中国藏水入疆综合性基础工程

  现在缅甸的情况与当初的叙利亚非常相似。首先政府军和反对派僵持不下,爆发冲突,多次和谈,多次破裂,最后随着美日的强势介入,大量外籍雇佣军涌入,于是内战全面爆发。

  在这里,我们不想危言耸听,我们就只做一个简单的数字预测:一旦涌入缅甸的外籍雇佣军超过5000人,那任你金年会sports再是天朝神武,恐怕也无力回天了。

  缅甸资源丰富。特别是拥有大量的黄金、珠宝和其他矿产,这都是雇佣军们最为梦寐以求的战场天堂。到时如果我们不得不以举国之力介入,常年征战,估计在缅甸丛林,我们最后将会被活活拖死。美国在越南战争上的教训,我们难道忘了么?

  所以我们想说的是,这就是美国和日本人的战略阴谋。先是免费为缅甸建设公路,打下战略基础;然后派遣军事顾问免费为缅军提供培训,提高缅军战斗力;接着投入资金招募雇佣军,协助缅军作战,提高缅军技术含量;然后帮助缅军赢得几次战斗,提高缅军自信心,促使缅北战事长期化,最后逼使缅军不得不招募更多的雇佣军。一旦雇佣军在缅甸战场完成以战养战,甚至以战致富,那必然会刺激到更多的国际雇佣军涌入,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缅甸这个火药桶已经点燃,其始作俑者就是安倍。

  2016年11月4日,安倍在接见昂山素季的时候,直接承诺将在5年内援助缅甸8000亿日元。当时我看到这个数字,真的是惊呆了。这是一个什么概念?8000亿日元,相当于80亿美元,平均每年就是16亿美元。要知道,2015年缅甸的国防预算才不到2.61万亿缅元,大概不到25亿美元。安倍这可是大手笔啊,相当于承包下了人家近4年的国防预算。而且,我相信,这笔钱将大部分用作军援。

  所以,我们不得不问,安倍这是想要干什么?这8000亿,不但对缅甸政府和缅甸军队是个巨大的诱惑,对那些国际雇佣军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这8000亿就是一根火柴,安倍却用它来点燃了缅甸这个火药桶,同时也将我们逼上了绝路!

  【原创】中国六江入黄综合性基础工程

  结语:

  我们以前多次提过,我们在朝鲜半岛和缅甸这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出现失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过度重视经济文化交流,严重忽略国家战略安全和军事战略利益。

  现在缅北战事的走向关系重大,局面复杂,不但需要创新思维,更需要定海神针!

  无论是朝鲜半岛,还是缅甸,这两个地方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特殊的战略优先意义。我们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军事问题,其次才是外交问题。我在年前就说《中国对缅甸应该启动苏丹模式,向缅北派10万维和部队》,现在,我还是要说,中国应该马上派10军队进入缅甸,等到美国和日本大部队进入缅甸就晚了,到时缅甸就会真正成了又一个韩国,中国军队要快,并且,要把核武器拿出来,让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家军队都不敢踏入缅甸半步,阻止世界大战的爆发。

  这年头,世道险恶,人心不古,没有枪杆子,光耍嘴皮子,那是要吃大亏的。缅北战局,事关全局,如果不求创新,不求改变,坚持僵化思维,一旦援助不成,反成资敌,不亦悲哉!

  来源:世统派;如涉及版权请告知,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延伸阅读】缅北战事评论系列---对历次中缅划界问题的几点想法(上篇)

  作者:蒋云鹏

  最近十几年以来,学术界和网络上对于中缅边界的论述较多,认为中缅划界当中存在不少遗憾,笔者认为,对于目前中缅边界的形成,是历代中(英)缅政府谈判的结果,是近百年来双方博弈、反复较量和妥协的产物。其中,在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原本有机会获得先机,扭转边界谈判当中的颓势,但遗憾的是,由于国民政府自身的战略失误和当时较为复杂的时空背景,留下了巨大的遗憾。

  本文无意通过复杂的地图和地名堆砌,进行非常精确的边界和领土变化比对,只是阐述笔者对于历次划界的几点想法,供大家评析。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缅甸,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弱小国家,在初期的英缅战争当中,双方甚至互有胜负。然而英国占据暹罗和印度,对缅甸呈东西夹击之势,终于通过三次旷日持久的战争,于1886年占领上缅甸,开始接近中国的传统边疆。由于缅甸在乾隆时期已经成为中国朝贡体系中的一员,在第一次英缅战争爆发的时候,嘉庆朝还进行过交涉,但始终没有派兵援助。随着英国在两次鸦片战争当中以较少兵力击败大清朝的正规部队,以后的缅甸战争,清政府更不敢贸然抗议了,1886年那次,只是象征性地进行了交涉。

  由于清政府在剿灭太平天国以后实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呈现出“同光中兴”的难得发展态势,英国与清朝逐渐形成了事实上的“中英同盟”,两国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内,都采取合作的态势,并未产生直接的武装冲突。1886年,正值大清朝刚刚在中法战争中击败对手,让欧洲人刮目相看,于是,即使吞并了整个缅甸的英国,也允许缅甸继续向清朝纳贡。清政府本来有机会利用1884-1885年的短暂间隙,向南进军,进驻北缅,控制各大战略要地,然而朝廷并没有采取像在越南一样的军事行动,错失良机。

  大英帝国善于在热带地区开疆拓土,以英国为主导的近现代国际关系体系,是以条约为基础形成的,而这些条约,也正是大清朝所惧怕的,因为这些都不是熟悉的领域,自己熟悉的体系,是以宗藩关系为纽带的朝贡体系。然而,东洋人的崛起,彻底击垮了东亚的政治格局,作为老大哥的清朝政府,不得不面对现实,在甲午战争以后的几年当中,清朝为了突如其来的民族危机疲于奔命,这也就解释了,为何英国在提出划界要求的时候,清朝显得力不从心。

▲ 缅北葡萄县风光(资料图)

  在探究中缅边界问题的过程中,笔者始终认为“江心坡”一带数万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即目前的克钦邦部分地区),是历次勘界的重点。事实上就目前该地区的矿产、森林和难以复制的生物多样性来讲,这一带对于中缅两国今后的生存和发展来讲,都至关重要。然而,从清朝政府开始,对于这一片土地的归属,始终停留在那些漏洞百出的图纸上。面对精于测量、注重实干的英国殖民者,清朝地方官员显得处处被动,存在不少难以在短时间内克服的劣势,笔者做出了如下总结:

  1、清朝缺少非常专业的测量、测绘人员,在滇边更是如此,当时整体国民的教育水平,无法同今天的国人相比,常常缺乏有效的测量和绘图工具,所制图纸错误频出,屡屡被对手利用。而当时的英国,有着自大航海时代以来飞速发展的现代技术作为依托,常常是先派出各种官方、半官方的科考队,进入觊觎已久的地区,对地域内的各种矿产、动植物、民族、地形地貌进行系统的调查和统计,编订详细的侵占计划,然后才有步骤地试探清政府的态度,当对方态度软弱时,便可达到侵略目的,当清政府态度强硬时,则伺机而动,寻找清政府内忧外患之际,提出划界要求,让清政府作出让步。同样的问题,在黑龙江兴凯湖和吉林东部地区也出现过,那边的对手,是沙皇俄国。

  2、清朝政府对一些边疆地区实行间接统治,即通过土司制度进行管理,这就导致清朝政府,包括地方政府实际上对于争议地区并不十分了解,往往会相当武断地认为某些地区乃化外之地,不属于中华固有之领地,容易在划界谈判的博弈当中,大笔一挥,作出不该有的让步。而事实上,尽管甲午以后,在东亚政治格局当中,以中国为中心的宗藩体系进一步瓦解,但在一些边疆地区,争议地区的土司和头人仍然心向中国,一些江心坡地区的土司和头人,甚至到了民国时期,仍然穿着类似清朝的官服,可见这些地区少数民族的中华情节。而同一时期的英国,也并没有对争议地区实行最为有效的控制,而只是在一些重要的据点派驻了一定的兵力。清朝政府并没有利用这一点,也没有像英国人那样寸土必争,而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在破旧的地图上,同精明、狡猾的英国人谈判。那么结果可想而知。

  就这样,中英在1897年终于签订了一份对中国主权具有巨大杀伤力的条约,即《中英续议缅甸条约》(条约内容请参考相关资料)。英国殖民者终于在法理上达到了他们的大部分目的。由于清朝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合法政府,这份条约的签订,也为日后中国在划界谈判当中的被动局面,埋下了伏笔。

  到了北洋政府时期,英国还抛出一条麦克马洪线,但终因袁世凯政府的抵制,无法实行。到了国民政府时期,由于国民政府力主收回部分主权,曾经收回了汉口英租界,对于英国的一些无理要求并不买账,对之前的中英争议地区,并不承认清政府在重压之下签订的极端不平等条约。但国民政府对江心坡等地区仍然没有实际控制,仅仅停留在交涉和地图上做文章的水平上。

  

Polkadot突遭安全漏洞,流失高达5.9万美元

  ▲ 驼峰航线上使用的军用地图,标明江心坡一带中英未定界(摄于昆明飞虎队博物馆)

  不得不承认,国民政府时期的测量和制图水平已经有了明显提高,而且在绘制地图的时候还会清楚的标明哪里是中英未定国界,但由于当时已经发生日本侵占东北事件,中国要靠英法控制的国联进行对日交涉,并在之后的抗战当中争取英美(英国对美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援助,并未对江心坡地区采取实际行动。反而在1941年由于要借道缅甸运输物资,而被迫签订了《中英滇缅南端界务换文》,又进一步丧失了部分领土权利。虽然国民政府在地图上做了大量工作,但无论在地图上怎么做文章,没有实施有效的占领,还是白搭。

  其实作为弱势一方的国民政府也有很多机会。日本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以后,进一步侵占缅甸,国民政府应邀进入缅甸,同英军一同抗击日军。虽然第一次入缅作战失利,但两年后的缅北大反攻无疑吹响了埋葬日军精锐师团的号角。特别是中国驻印军,一路上击溃众多日本王牌军队,解放了缅甸北部。数万国军将士的生命换来的缅北大反攻胜利,这对中国来讲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本应通过战后的利益分配进行补偿,但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在芒友会师以后,并没有对缅甸北部解放的地区实施有效占领,笔者分析,可能有如下几点原因:

  1、在收复缅北之后,更重要的是回国驱逐其他地方的日寇,加速日军在中国大陆溃败的进程。之后又参与国共内战,无法脱身。但这个理由现在看来不能成立,即使国内缺少兵力,但笔者认为,国军完全可以在最高层的安排下,留出一部分兵力驻防缅北各个战略要地,特别是密支那、南坎、八莫、腊戌,密支那,甚至是曼德勒。这种占领是正当的,在二战当中有很多实例,比如苏联在反攻过程中,占领大量的东欧城市。战后各大国对德国、奥地利、朝鲜的分区占领。

  2、国民政府忌惮英国,因为英国对美国有巨大的影响力。虽然中国军队在缅北用鲜血解放了大片土地,继续进行占领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但毕竟根据相关条约和协议,缅甸在属于英国殖民地,英国虽然在二战当中消耗大量实力,但仍然是世界三大超级强国之一,对国际事务具有较大的发言权。举个例子,二战末期,罗斯福总统考虑到中华民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卓越贡献,要把中国列为世界“四强”之一,但英国极力反对,最后由于美国的竭力坚持,才勉强通过。虽然当时二战远未结束,但针对战后的利益分配已经开始,1945年2月开始的雅尔塔会议也做出了对战后势力范围甚至是领土的划分,中国被迫失去蒙古,在这个时候得罪英国,国民政府风险不小。如果在缅北问题上要挟英国,提出领土要求,那么英国可能在其他方面给国民政府制造麻烦。

▲中英(缅甸)另外一处争议地区-勐卯三角地

  但是,虽然有上述不利条件,但国民政府仍然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争取联合驻军,比如同美军联合进驻曼德勒和密支那等重要城市,以维持战后和平等理由和名义,保持中国的军事存在;即使没有驻军,但在战后掀起的民族独立运动当中,可以同当地土司和头人进行密切接触,争取相关缅北少数民族的认同,加入到中华大家庭的怀抱,因为就算在英国殖民时期,缅甸北部的几个邦也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昂山在与缅北少数民族接触的时候,中华民国也理应派人与缅北少数民族联系,提供另外一种民族自治的可能性,可以签署另外一个版本的“民族协议”,如果缅方的协议无法兑现,完全可以寻求“中国协议版本”的帮助。

  综上所述,对于国民政府来讲,二战末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中国凭借自身巨大牺牲,赢得各个盟国尊重,应当获得相应回报。国民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扭转在中缅划界当中的不利地位,但由于决策失误,以及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掣肘,放弃了在缅甸北部驻军的机会,也没有积极参与到二战后缅甸各民族独立进程当中来,为后来的中缅最终划界,埋下了诸多隐忧。

网友留言(3 条)

  1. 郭莉明
    郭莉明 回复Ta
    已经多次购买了,一如既往的好,值得信赖的商家。 质量超出预期,非常值得购买,下次还会再来。
  1. 马红楠
    马红楠 回复Ta
    This is my third time ordering from this seller, and they never disappoint. Great value for the price. Will definitely buy again.
  1. 何峰生
    何峰生 回复Ta
    客服态度很好,发货也很快,体验非常满意。 性价比很高,用了一段时间没有任何问题,点赞!

发表评论